胤祺软磨硬泡的功夫一向都是顶好的,再加上整个宫里论起撒娇的来,他称第二也没人敢称第一,胤禛也便就随了他的愿,带着他一同走去了南三所。

    不过实打实的说起来,胤禛倒也不是怕小五撒娇耍泼,而是小五这童言无忌里真是有句话说得十分之对。

    让他们来南书房本就是汗阿玛的意思,那时汗阿玛定是就盘算好要借着今日大哥犯的这出事儿,也借着这机会好好敲打敲打他们几个的。

    虽说现在因为找不见大哥这事情闹得宫里鸡飞狗跳的,但汗阿玛想敲打他们的心想来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若真因自己一时之判断却反而违背了汗阿玛的意愿,到时候反而让小五无辜挨骂。

    一想到这,胤禛就不自觉地捏紧了胤祺的小手。

    “四哥,你说大哥他到底去哪儿了?”胤祺抬起头一双葡萄眼里满是疑惑,他印象中的大哥虽然对自己没那么和颜悦色的好脾气,可胤祺从来也不觉得大哥会是那么心狠手辣之人。

    但相比天真无邪的胤祺,胤禛可就没有那么单纯了,虽说闹出人命倒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但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倒也没有那么意外。毕竟大阿哥的名声在外,即便底下的人瞒着皇祖母与汗阿玛不说,可风言风语倒也一直没断过,即便这些风言风语没传到胤禛的耳朵里来,但他的眼睛倒还是好用的很。

    胤禛并没有回答胤祺的问题,良久的沉默倒是让气氛越发的沉闷,但与两人之间气氛正好相反的倒是如今鸡飞狗跳的后宫,一向好奇的胤祺忍不住的四处张望着。

    虽然天还刚擦黑,但为胤祺引路的太监们便已然早早就准备好了灯笼,前头两个一左一右弯着身子低着头连半张脸都看不全的却都不敢抬头。胤祺牵着四哥的手,眼睛却飘到了这些引路太监们的身上,每走一步他便看一步,就好像是在看杂技表演一般有意思。

    他也曾无数次的问过梁山,为何宫里的引路太监们不能像他一样抬起头有、直起身子、双目向前正正常常的走路,为什么引路太监们非要将自己身子弯成垂杨一般,连头也不敢抬又如何能看见路呢?

    可梁山却只是苦笑,说“他们这些人”一辈子也不配抬头,可即便是不抬头即便是闭着眼睛“他们这些人”也绝是不会有一步差错的。那时候的胤祺并不明白梁山口中所谓的一步差错会导致什么后果,甚至……即便是现在他想来大概也不过是同自己没给李师傅王师傅交作业一般,打上几个手心罢了。

    生死之事,与他而言总归还是离得太遥远。

    也因此,对于尚且幼小的胤祺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梁山口中的“他们这些人”几乎是胤祺心中向往的所在,是神仙一般的存在。闭着眼睛也能走的分毫不错,这不是神仙什么是神仙?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有时候为了活着哪怕是凡人,逼急了也得会些神仙的活儿。

    “那边找了没有?上船看看去!”

    “这没有!这没有!公公我再去那边瞧瞧!”

    “……”

    临河的岸边十几个太监宫女散落在角角落落,两三个在那边,两三个在这边,不用问也知道是来找大阿哥的人。

    就连全神贯注盯着举着灯笼的引路太监的小胤祺,也被这连绵不断的叫喊声而吸引去了所有的注意力。

    越是靠近南三所,找大阿哥的人便就越多,这是自然的道理。沿着大阿哥的住处往外找当然是最正常的思维方式了,可胤禛却不这么想,先不论那小太监到底是怎么死在他书房的,他躲着不出来这事情本就出奇。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就算跑出了紫禁城不也还是汗阿玛的地儿,做错了事情躲着、避着能有什么用?再说了,以大阿哥那个鲁莽的性格,即便是逼死了小太监恐怕也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错,反而只会觉得自己是有理的,那又何谈一个“躲”字呢!

    这里头的事情绝不会是表面看来这样简单,胤禛一想到这不禁加快了脚步想去南三所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阿哥您这边请!”举着灯笼的引路太监一路走到撷芳殿的门槛前,方才出声提醒了胤祺一句,不待胤祺回答他便发现四哥停下了脚步。

    原只盯着引路太监们脚面的胤祺,这才慢悠悠的抬起头看着一旁的胤禛问道:“四哥怎么了?你怎么停下来的,咱们不进去嘛?”

    胤禛呆呆望着那庭院中间的一方白布,他虽从来不曾见过但也知道人只有死了才会用白布蒙头,这是胤禛没有想到的,南书房小太监口里那个吊死在大哥书房的小四儿原来还躺在庭院中的冰冷鹅卵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