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小说网>穿越小说>重生之官路商途 >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爆产能
    葛建德闭着眼睛,只觉得太阳穴隐隐发胀,之前与锦湖争都无关大局,怎么也没有想到联信竟然成了锦湖手里往自己心口扎的一根钉子,多少有些生死攸关的危机感,心里想着,华夏nec新厂建设咬着也是要上的,不能再让资源流向锦湖了。

    十一月下旬外界的目光都盯在中晶微芯的两座新厂建设上,张恪他却从金山跑到新亭,还要为其他事情头疼。

    东海联合钢铁集团并购东山钢铁有限公司共同实施东山港千万吨级钢铁制造基地的方案进行长达一年的谈判最终被计划发展委否决掉,民营资本首次向超大型国有企业渗透的努力就此宣布失败。

    这个结果也没有特别让人感到意外,之前也预备了多套方案。

    调整后最终获审批通过的方案是由东海联合钢铁集团与东山钢铁联合出资注册新公司负责东山港千万吨级钢铁制造基地的建设、经营。

    东海联铁钢铁与东山钢铁在新公司的持股比例为7:3,也将按此比例先期向新公司提供总额达20亿美元的建设资金,钢铁基地建设项目算是正式启动了。

    锦湖商事对东山钢铁持股75%,按比例先期应该承担4.5亿美元的建设资金,新亭地方将先期要承担1.5亿美元的建设资金。

    东山港建设工程启动起来,江南省几乎每一分能挤出来的财力都投到东山来,实在凑不足1.5亿美元的资金来,这部分资金的压力还是要落在锦湖的头上——锦湖先期一共要拿出六亿美元出来以公司债的名义注入东山钢铁。

    东山钢铁基地的奠基典礼很低调,也没有特意的去邀请媒体记者,除了两省地方媒体之外,还有些电子专业媒体记者不请而至。这些专业媒体更多关心中晶微芯大股东锦湖商事的财务状况,实在令人难以想象锦湖商事的财力为钢铁基地先期投入六亿美元之后还能承担中晶微芯两座新厂建设要分担的出资义务。

    初冬季节的新亭,站在海边,海风吹来已经隐约有风割的感觉,填海工程的广袤工地上,已填平的海滩还没有植被覆盖,秋后干燥少雨,泥土有些沙尘化,风吹过,吹得发白的细沙尘流动,人站在其间,感觉就像站在广袤的沙漠之中,远处是湛蓝色的湖水。

    张恪没有特地的去参加钢铁基地的奠基典礼,他让车停在路边,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吃了半天的风沙,等到接到电话听说奠基典礼结束、车队返回新亭市里,他才往停车的地方走。

    整支车队都停在路边等他,张恪看见唐学谦车的车窗打开着,便径直朝唐学谦的车走过去。

    “来,坐我的车。”唐学谦帮张恪打开车门。

    张恪看见陆文夫也在唐学谦的车,唐学谦的秘书许瑞平不在车上,倒是蒙学庆坐在副驾驶位上,大概是在聊新亭的话题,将蒙学庆唤上车,能更了解具体的情况。就是不知道这些落在别人眼里,新亭市里的其他官员心里会怎么想。

    蒙学庆如今担任东山港区副区长,虽然他对港区建设更为熟悉,新亭市里考虑到他的特殊性,让他分管港区的招商引资。

    张恪看见蒙学庆要下车给自己让位子,笑着说:“我坐后面跟唐伯伯、陆省长挤一挤就是……我们三个都是瘦子。”

    唐学谦朝里让了让,让张恪坐进去。

    车行驶在通港公路上,两侧都是忙碌不休的工地,张恪笑着说道:“似乎能闻到大工业时代的气息了……”

    陆文夫微笑着说:“中央让唐省长跟徐书记到江南来,可以指望他们能肩挑重任、力挽狂澜的……”

    陆文夫是专程代表东海省政府出席奠基典礼的,他笑了笑,大工业气息也是巨额建设资金的投入所致,就算在全球,这种大资本的运作也极为罕见。不要说后期规模巨大的临港工业开发,仅仅是东山岛建港工程前期工程就拉动新亭及周边地区的经济规模增涨超过一倍,去年洪灾中遭受重创的江南省经济也因此暂时遏制住衰退的趋势,今年甚至就能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增涨。

    中央在关键时刻果断的启用徐学平、唐学谦,这步棋还是极有胆略与见识的,不然真的很难想象江南省经济何时才能走上彻底复苏之路。

    蒙学庆坐在前排,想着锦湖商事在新亭直接已经投入与即将投入的资金总额就接近十四亿美元,这是新亭九七年引进外资总额的七倍。

    “……”唐学谦坐在后排,想笑却没有笑,而是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经济数据暂时能改观,受益区域还是有限,全省工业结构的调整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张恪挠了挠脑袋,心里也清楚压在徐学平、唐学谦等人心头的是什么。

    明年江南省全省下岗职工总数有可能会超过一百四十万,实际上第二产业能提供的新岗位预计不足十万。另外,城镇失业人口的就业灵活度比不上农村走出来务工的人员,就像新亭东部的庞大工地创造数以万计的岗位,此时吸纳的劳动力主力还是农村走出来的务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