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小说网>修真小说>我在明末屠龙 > 第七章 初入南京城(一)
    崇祯十三年,对于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某些读书人来说,应该算是个不错的年份。

    当然,这个‘不错’仅是指战争方面。

    绝不包括那写在各地奏折上的种种自然灾害!

    大明朝从天启以来,内忧外患的程度愈演愈烈。

    至崇祯皇帝登基以后,关外的满清与内地的流贼,已经进化成为两柄不断给帝国放血的利刃,大有通过军事征服将帝国给活活耗死的势头。

    对于这两股致命威胁,负责剿匪的督师杨嗣昌,力排众议,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策论。

    督师说:流寇祸起萧墙,满清强邻蔑德,外患固然不可图缓,然内忧更不能忽视。

    因为它流毒于腹心!

    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血液枯干,那只把肩臂保护好了又有什么用?

    是啊,四肢受伤,与内脏溃烂,哪个更要命?

    自然是后者,这也是多数人的共识。

    而治疗内脏溃烂,有两个方法,名为剿与抚,实为治标与治本。

    朝廷出于种种现实考虑,及整个利益集团的内部博弈,最终选择了治标的方法,也就是剿匪。

    这个方法,在这几年里,成绩显著。

    自老闯王高迎祥被朝廷凌迟之后,可称为大明腹心之患的流寇队伍,只剩新闯王李自成一支,和与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一支。

    李自成前年就被官军打的只剩下十七个人,逃进商洛山中,如同丧家之犬。

    即使没在山里让恶狼给分而食之,只剩那么点儿人,也绝对搅不起什么大风浪了。

    至于张献忠,也在李自成部被官军击溃的时候降了朝廷,去年虽又反叛,但也很快就被官军打败,伤亡惨重。

    如今正在官军的追击堵截之下亡命逃窜,在督师策划‘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中,已成困兽,不过垂死挣扎而已。

    某些读书人很振奋!

    内忧一除,外患自不为虑,大明中兴也指日可待。

    以帝国的体量来说,无论是流寇还是满清,帝国单独对上哪一个都能完胜。

    坏就坏在两个一齐来!

    并且还有遍布各地,连年不断的天灾作为背景。

    朝廷既穷且困,实在是无力支持大军两线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