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扁鹊和苗秀秀先离开的皇宫,景和帝又把柳铭淇给招了进去。

    一开始皇帝还板着脸,“你这个小子,怎么到处跟别人说?难道我是真的生不出来了吗?”

    柳铭淇也不在意,笑道:“这不是神医回来了嘛,我让他来给您看看,不也是好事儿?”

    “去去去,一天到晚就知道多事儿!”皇帝一边呵斥着他,一边接过了赵寿递过来的茶水。

    打开了盖子,少年便闻到了一股药味,“这是什么?刘扁鹊给您开的方子?”

    “嗯,这是泡水喝的,还有一堆的中药,然后每天还要来给我扎针调养。”景和帝一边喝着,一边道:“我可真是命苦啊!”

    说是这么说,但他的表情却是带着笑意,显然是很满意。

    刘扁鹊的名声连他都听过,只不过之前刘扁鹊行踪飘忽不定,他又不好直接请刘扁鹊来,再加上这一年忙得不可开交,所以都忘了这事儿。

    结果现在都不用他去问,柳铭淇便把他给带来了。

    这份孝心啊,可真是不错!

    如果这一次还是不行,要不就让铭淇当太子算了?

    铭观那个小家伙实在是太积极了,很是让人不舒服!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皇帝马上抛弃掉了。

    不行。

    我一定要让我的儿子登基为皇,铭淇和铭观只能是他的好助手!

    思量过处,景和帝转移话题道:“你和陈家的生意都谈好了?人手都选好了?”

    “是的!”

    柳铭淇道,“除了五十一个个血战回来的侍卫外,我还挑选了两千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去,外加苗炎那边的一千漕卒,他们就是我大康海军的种子。”

    景和帝对于海军什么的,不大感兴趣,不过他对海盗却还是深恶痛绝。

    这一次如果没有那么多海盗帮着东瀛人,东瀛人根本不可能声东击西的登陆福建,然后一路烧杀抢掠,造成了超过百万人的流离失所,数十万人的伤亡,给大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陈家这第一次出海,就要去找海盗来练手,这是他非常喜闻乐见的。

    为此他还专门给苗炎发了诏书过去,让他抽调一千名精锐漕卒给柳铭淇。

    要知道,苗炎手里的三万漕卒,如今就剩下了一万多,而且还需要到处借调给别人来训练新的防守军队,所以紧俏得很。

    柳铭淇再要这么一千人走,相当于割苗炎的肉一样。

    不是景和帝亲自出马,苗炎恐怕是很不愿意的。